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8日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根据《中共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青法办发〔2019〕15号)要求,我局对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
一、2019年法治工作总结
2019年,省体育局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部署和2019年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的要求,围绕我省体育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法治体系建设、依法决策、行政执法等,体育法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不断强化党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一是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局党组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确定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主要负责人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将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列入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进行研究部署,并督办落实。二是强化制度,狠抓落实。强化省体育局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执行各级领导班子学习中心组制度、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制度、领导自学法律制度等制度落实,制定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宪法》、《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和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局主要领导亲自撰写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重要讲话精神”的署名文章,切实推进依法治体。三是细化规定,组织实施。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总体规划,紧密围绕体育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省体育局2019年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体育建设工作要点》和法治体育建设工作台账,筹划全年法治工作,细化责任分工,将法治工作贯穿于体育工作的始终。在全局系统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印发了《省体育局法治政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方案》,制定指标体系,明确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的评估标准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指引,推进全局系统法治政府工作开展。四是强化督查,确保效果。将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等工作纳入半年督查方案和年终考核体系,制定考核细化指标,完善评价机制,并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督办,确保各项法治工作落实落细。
(二)完善体育法治体系,推进科学立法。一是积极向省人大汇报对接立项,持续推进我省全民健身工作的法制化建设,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展立法调研,着手起草《青海省全民健身条例》,《青海省全民健身条例》已列为省政府2020年立法计划重点调研项目。二是根据《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活动监管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及体育赛事监管和服务相关文件汇编,制定了《青海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监管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体育行业行为,提高体育管理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制度体系。一是持续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布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情况、机构和职能调整等情况,完善动态管理,尤其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及行政检查职权,做到法规清、权力清、责任清、程序清,并通过网站进行公开。二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依法、规范履行体育工作各项职责,通过推进体育社团脱钩、优化行政审批事项、精细化政策措施,不断简政放权,强化体育管理,优化体育服务。对部分协会下放裁判员、运动员等级认证权限,并通过随机抽查开展监管督查,确保权力下放后不打折扣,不被滥用,努力减少权力下放后的监管风险。三是专门开展体育法治调研和座谈,面向基层体育部门和体育协会,对全民健身、体育产业、赛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法治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及时解答基层单位在体育行政管理和体育活动中遇到的疑难。四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事通办”,做好审批服务工作,优化公共服务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省体育局5项行政审批事项,均可依据局官网已公开详尽的事项办事指南,进行网上办理,办理时限不断压缩,办理流程不断优化,真正实现了 “不见面审批”的便民服务。
(四)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有效落实政策。一是严格落实依法决策机制。重大赛事活动、政策措施、经费支出、人事问题等决策事项,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依法依规进行决策部署、落实执行全局共召开局党组会议24次,局长办公会、专题评审会等40余次。二是不断健全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推进法律顾问工作由传统的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服务性工作向提供行政决策论证、规范性文件制定、开展常规性法治培训等各类涉法事务延伸,对重大赛事活动、政策措施、经费支出、信访难题等决策事项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升我省体育工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能力水平,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积极应诉,妥善解决了环湖赛期间交通意外事故。三是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核和管理,对今年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青海省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监管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和《青海省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宣传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行合法性审查,落实好调研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和公开发布程序,及时报司法厅备案,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结合体育工作实际对《青海省优秀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等不符合现今体育工作实际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及时清理修订,推进制定符合体育发展需求的运动员保障安置政策。四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通过建立“710”工作制度和网上督办系统强化各类行政决策落实。
(五)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提升监管水平。一是落实《省体育局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对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监督证件进行动态更新,强化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知识培训,规范文明执法行为。目前共有行政执法人员16人,行政执法监督人员1人,其中行政编制5人,其他事业编制12人,均为正常在行政执法岗位工作人员。二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全年对省级各单项协会赛事组织工作、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情况等开展专项检查,并通过门户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公布,使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的体育服务。
(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意识。一是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落实《青海省体育局关于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和《青海省体育局普法责任清单》,以法治政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载体,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开展法治宣传。二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利用环湖赛、“全民健身日”、“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普法时机,学习宣传以新《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全局系统内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条例》《反兴奋剂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宣传等各类活动。三是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厅级干部法治培训讲座等各类法治培训,参加宪法、监察法、“五法”网络答题、网络学法考试等各类网络学法活动,邀请法律顾问在全局系统开展普法知识讲座和培训,结合体育工作典型案例,进行体育法治案例分析宣传。
二、2020年法治工作重点
(一)持续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推进权责事项明确,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体育管理、服务职能,推动法治体育建设。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对各类体育重大赛事活动、经费项目等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必经程序的作用,确保各项体育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三)加强体育宣传和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快推进《青海省全民健身条例》调研起草工作并报省政府。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报备制度,及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修订工作。制定出台《青海省优秀运动员及其教练员奖励实施细则》、《青海省退役运动员安置实施细则》和《青海省优秀运动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
(四)规范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强化对体育协会、体育企业、体育场馆等的监管检查,严肃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中的赛风赛纪。
(五)加大体育法治宣传力度。结合体育工作实际,创新组织方式,积极开展各类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体育法治宣传培训,提升体育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培养体育法治建设人才。
青海省体育局
2019年12月18日
Copyright 2014-2022 tyj.qinghai.gov.cn 青ICP备19000552号-1 青公网安备:63010302000015
地址:西宁市体育巷9号1号楼(隆丰国际大厦) 邮编:810000 局办公室电话:0971-8244863 局网站电话:0971-8825512 邮箱: qhtyjoffice@163.com
页面执行时间:62.500毫秒
青海省体育局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