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5日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日前,省体育局印发了《青海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青体办〔2021〕98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要求,聚力服务全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推进“一优两高”发展大局,推动高原体育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现对《规划》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全文共有10章45节,约2万6千字。
第一章为开启全面建设青海高原体育强省新征程。首先介绍了“十三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其次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着力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第二章为“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发展的总体布局及发展目标。
第三章为加快发展群众体育,努力推进健康青海建设。分别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提升体育场地设施质量、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大力推动民族体育发展、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等6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第四章为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分别从形成开放办体育的发展格局、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加强竞技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竞技体育竞赛体系和训练保障体系等4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第五章为深化体教融合,努力开创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分别从加强体教融合顶层设计、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强化新时代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化体校改革等4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第六章为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分别从强化核心要素驱动、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特色体育产业、扩大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促进体育消费市场提质升级、推动体育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体育彩票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等8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第七章为传承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促进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分别从打造高原体育精神、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加强优秀体育文化创作和保护利用等3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第八章为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实现冰雪项目跨越式发展。分别从努力夯实冬季项目发展基础、大力培养冰雪运动人口、促进冰雪运动产业升级发展等3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第九章为培育体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体育发展活力。分别从全面深化体育领域改革、全面推进体育法治体系建设、强化体育科教服务创新、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加强体育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青海体育影响力等6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第十章为不断强化“十四五”期间体育发展和高原体育强省建设保障措施。为保障《规划》落地实施,提出了5项保障措施,即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协同发展、加大政策保障、夯实人才基础、强化落实与督导评估。
二、《规划》主要特点
(一)谋划更全面。围绕建设高原体育强省的奋斗目标,《规划》在认真分析“十三五”体育改革发展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和面临新机遇的基础上,立足“十四五”实际,主动融入推进“一优两高”、建设“五个示范省”、培育“四种经济形态”以及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等重大发展战略,对全省体育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谋划,既有总体发展思路,又有7个领域的具体谋划,涉及体育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未来体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目标更清晰。《规划》瞄准2035年实现高原体育强省“123”远景目标,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谋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7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主要指标表共设置22个。其中,包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38.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平方米等常规指标,部分指标设置超过国家标准;建设项目指标包括新建体育公园12个以上、健身步道140公里以上、改扩建全民健身中心6个以上、新建社会足球场80个等,该部分指标是根据《“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确定的,符合我省发展实际。
(三)改革更具体。专门单列改革篇章,使《规划》通篇体现了改革创新思想。“十四五”时期体育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发展与安全等重大关系,建立健全适应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坚持开放办体育、开门办体育,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审批权限,推动体教、体卫以及体育与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市场主体以及社会各界力量投身体育事业,推动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推动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四)措施更有效。《规划》通过项目落地、地方落实和工程实施,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同时对一些重点任务进行更加具体的谋划,任务和责任更加明确,对各级体育部门、事业单位和项目协会的指导性更强。 重点项目由各地方体育部门、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上报汇总形成,涵盖了建设类项目、申报类项目、赛事活动等。其中,重大建设项目33项,包含了省体校“一楼一馆”、多巴青训中心、研发中心等和24个全民健身补短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投资超过5亿元,支撑着“十四五”各项发展目标如期完成。
Copyright 2014-2022 tyj.qinghai.gov.cn 青ICP备19000552号-1 青公网安备:63010302000015
地址:西宁市体育巷9号1号楼(隆丰国际大厦) 邮编:810000 局办公室电话:0971-8244863 局网站电话:0971-8825512 邮箱: qhtyjoffice@163.com
页面执行时间:62.500毫秒
青海省体育局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