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5日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贵委“关于加强定期维护我省老旧小区公共健身器材的提案”收悉。首先非常感谢对我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关心关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答复。
一、现状概述
1997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在我国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建设以“健身路径”为标志,布局面向大众、方便群众健身的“全民健身工程”,使群众健身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我省也根据省本级财力,连续多年投入资金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为基层配备健身路径器材,群众身边健身器材逐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据统计,除国家和我省统一配建的5500套器材外,再加上各地方、企业单位自身建设的健身路径器材达到近8000套,分布全省各地,为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近几年主要做法
一是制定政策文件。牵头制定《青海省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实施方案》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为加强我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供政策支撑。根据体育总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办法》,制定出台《青海省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办法》,明确“公共室外健身器材的管理应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谁接收、谁拥有、谁管理、谁负责”。2022年,按照《国家体育总局 财政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印发了我省《关于加强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配建、验收、管理、使用各方责任。
二是积极布局项目。从2017年起,安排彩票公益金配建太阳能健身亭等二代智能健身器材,对老旧器材进行更新换代;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乡镇街道项目,为健身场地设施短缺的乡镇、街道铺设多功能运动场,配置健身器材,“十四五”以来已安排该项目67个,资金1340万元;2021年争取彩票公益金专项资金300万元,购置一代、二代健身器材50套,用于健身设施的提档升级,解决了部分老旧小区器材短缺问题。
三是开展安全排查。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要求,我省于2020年启动健身器材安全检查工作,并牵头对西宁地区公共体育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要求各地方体育部门对各地室外器材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并通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上传排查器材信息,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健身器材给予及时维修更新。但根据调研了解,很多地区确实受限于财政经费不足,拿不出场地器材维修更新专项资金,所以无法完全满足所有老旧器材的更新换代需求。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推进《青海省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实施方案》实施,主动对接住建部门,在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中纳入健身场地设施的设计、施工,在新建居住小区按要求配建社区健身设施,人均室内外体育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配置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政策性文件规定。
二是继续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中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乡镇、街道项目,争取安排省级彩票公益金用于购置全民健身设施等,为老旧小区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同时积极争取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户外运动设施等中央预算内项目,不断扩大健身场地设施的有效供给。
三是在争取提高场地设施“增量”的同时,加大场地设施“存量”的开放力度,通过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等,弥补老旧小区居民身边健身场地的不足。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青海全民健身工作的关注支持,欢迎对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甄文静 联系电话:0971-8243512
青海省体育局
2023年8月15日
Copyright 2014-2022 tyj.qinghai.gov.cn 青ICP备19000552号-1 青公网安备:63010302000015
地址:西宁市体育巷9号1号楼(隆丰国际大厦) 邮编:810000 局办公室电话:0971-8244863 局网站电话:0971-8825512 邮箱: qhtyjoffice@163.com
页面执行时间:62.500毫秒
青海省体育局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