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4063号提案答复的函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    点击数: 次    字体:

 

民建青海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发展乡村体育产业、增添乡村振兴活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体育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乡村体育产业工作,创新模式,发挥“体育力量”,探索体育助“农”,体育兴“农”之路,将群众体育赛事下沉,支持体育文化组织向乡村延伸,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促进村“BA”、村超等赛事发展,通过体育赛事等活动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努力提升体育相关融合产业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贡献率。

一、乡村体育工作推进情况

(一)推进乡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2024年,我局继续争取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民生工程,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高乡村群众健身便捷程度。一是落实中央彩票公益金905万元,支持7个市(州)建设3个小型健身中心(小型体育公园)、7套智能室外健身器材和200个国球进社区、进公园项目;二是落实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第一批)671万元,增补一批室外健身器材,重点支持西宁、海东建设乡镇(街道)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百姓(职工)健身房项目;三是安排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第二批)1680万元,支持全省全8个市(州)的30个县(区)新建(改扩建)84个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项目。以上项目大部分均根据实际需求落地乡镇,建在群众身边,不断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同时,我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不断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已累计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3.531亿元,支持全省13个体育公园、4个自驾车营地、85公里健身步道、3个全民健身中心、2个标准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和75块笼式足球场项目建设。

(二)举办“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积极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和基层体育主管部门的对接,精心谋划赛事运行方案和竞赛规程,明确参赛队成立条件和球员参赛资格,细化办赛场地标准。联赛从5月开始到10月结束。518日开幕式揭幕战在西宁市青海体育中心开幕,开幕式当天,现场观众人数达18000人,电商直播300余种本省特色产品,累计销售275万元,短视频播放量34万次,累计在线人数65万人。比赛设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黄南州、果洛州(异地主场)、玉树州8个赛区。每个参赛队有7个主场、7个客场的比赛,每一轮4场比赛均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进行,共十四轮56场比赛。赛事分两个阶段进行,518日至714日为第一阶段,进行前七轮28场比赛,77日组织门源专场;715日至89日为比赛间歇期,其间鼓励市(州)自行邀请对口帮扶省份的“草根”球队、贵州“村超”参赛球队来青比赛;810日至922日为第二阶段,进行后七轮28场比赛。国庆期间组织“东部联队”和“西部联队”争霸赛。赛事全部结束后,从所有参赛球队中,选拔出优秀球员组成一支球队,外出与参加“村超”等比赛的球队开展比赛。

此次青超联赛以“品足球盛宴、享高原臻品、游大美青海”为主题,按照“比赛日就是节庆日”的理念,精细设计啦啦队助力、土风歌舞表演、民族文化展示等内容,通过“品牌足球赛事+特色农畜产品展销+特色文旅产品展示+特色文艺节目展演+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方式,全方位、多场景、高频度展示青海高原独特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特色产品,讲好“净土青海、高原臻品”故事,以“小足球”带动“大产业”,打响农牧产品品牌,带动旅游、促进消费,释放推动青海发展新动能,打造青海高原足球赛事独有的亮丽名片。

(三)支持乡村赛事活动蓬勃开展。随着乡村体育赛事的火爆出圈,我省也紧密贴合群众需求,支持各地举办各类乡村体育赛事活动。今年,一是安排中央彩票公益金488万元、省级彩票公益金900万元,支持各地区举办社区运动会、乡村运动会、“三大球”等各类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会同省社体中心指导各地组织开展第五届全省全民健身大会各赛区比赛,组织开展一系列贴近群众、方便参与、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主题活动。二是指导省篮协举办全省“村BA”总决赛,集结各地区前期“村BA”“乡BA”赛事中脱颖而出的16支农牧民篮球队伍齐聚大通决战总决赛,现场观众累计超3万人次,全网关注播放量超500万次,通过“赛事+”模式,打造特色农副产品、非遗文化、文创产品展销“大集”,推动“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发展不断注入体育力量。三是组队赴甘肃参加黄河流域九省区农民篮球赛、选派循化代表队赴贵州参加全国“村BA”邀请赛,通过体育赛事活动,促进地区间、乡村间交流交往,引领乡风文明、繁荣乡村经济、展示乡村风采。

(四)开展乡村体育技能科普。一是全面推进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根据省体育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妇联印发的《青海省“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方案》,按照2023年至2025年三年的培训周期,通过省级集中培训、县区自主培训和能力提升培训的方式,全面推进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到2025年末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至少拥有1名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是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行”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各地区农村群众科学健身指导需求,在组织省级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开展“四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积极动员全省各地区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基层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送到乡村群众身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体育力量。三是普及推广运动项目。以青海省第五届全民健身大会为引领,积极举办“2024年青海乡村健康跑”、科学健身指导走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实施30周年系列活动”公益西部行等活动,加强健身项目推广普及,满足群众多样化赛事活动需求。

(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目前,省体育局已建设青海体育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短视频、微博、抖音等青海体育宣传平台矩阵,做好更新维护及监管,确保各类信息宣传渠道合规通畅。适时开通网络直播,加大力度制作短视频,在中央地方媒体及自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乡村体育运动项目,让乡村体育发展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做好“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全民健身大会、玉珠峰登山大会、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和环湖赛新闻发布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场馆信息化建设方面,通过场馆信息化建设改造项目,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场馆运营水平、加强场馆开放监管要求,推动了我省公共体育场馆完善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职能,盘活现有的体育场馆资源,充分挖掘潜力,提高场馆开放和使用效率,为老百姓解决15分钟健身圈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健身休闲的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省体育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结合青海工作实际,进一步建好管好用好老百姓身边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进一步丰富老百姓身边的体育赛事和活动,进一步加强老百姓身边的科学健身指导和服务,努力构建全覆盖、均等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优质共享,充分发挥体育多元价值和功能,以体育助力乡村建设,让农村更繁荣,以体育促进农民健康,让农民更幸福,以体育丰富乡村文化,让乡风更文明,推动全省乡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们对我省乡村体育产业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关心关注青海体育事业发展!

 

 

青海省体育局 

2024730

 

联系人:张婧超  联系电话:8165280

【打印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青海省体育局办公室  2014-2020

地址:西宁市体育巷9号1号楼(隆丰国际大厦)   邮编:810000  局办公室电话:0971-8244863 局网站电话:0971-8825512  邮箱: qhtyjoffice@163.com

页面执行时间:62.500毫秒  

青海省体育局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